查看原文
其他

看!清华学生硬核“搭积木”

斯文 凌感 苑洁 清华大学 2021-04-09



用几十根筷子般粗细的木条

几块薄薄的木板

搭出一座自重还不足1斤的

“摩天大楼”


这座大楼不仅能

承载超过自重100多倍的重物

还能在“地动山摇”中

屹立不倒


欢迎来到

清华大型“搭积木活动”现场


用最简单的材料

搭建出心中的高楼

看清华学子

如何用小小的木条创造梦想奇迹

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


这是清华大学第26届结构设计大赛(以下称“结赛”)的决赛现场。本届结赛的命题为“Skyliner——承受静载和振动荷载的高层建筑结构模型设计、制作与加载”大赛要求选手充分考虑项目背景,探索优良结构设计方案,科学合理地实现高层建筑功能。同时,希望选手实现建筑、结构方案的协调与统一



用最普通的材料 搭出不普通的建筑


同学们搭出的部分结构模型


桐木条、木板、胶水,这就是搭建用的全部材料。用这些简单材料搭建出的自重只有几百克的模型,首先要接受承载30千克重量的考验。其次抗震考验。决赛现场,各组对自己的建筑方案与结构方案进行答辩,与此同时,结构模型会经历竖向静荷载小震荷载大震荷载三重测试。大震荷载最高可达九度的地震烈度!


决赛大震荷载波形图


结构的每一处微小颤动,都让选手们的心随之七上八下。当加载结束,宣布通过的一刻,所有观看者都长出一口气。


当然也有一些结构“功败垂成”,崩塌的瞬间引起一阵惊呼。

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 

那些“塌过的结构”



全场最轻——模型自重263g



我们挑选木条,弯曲的,脆的,有疤痕的都不能用。做模型时,我们会按照1:1的尺寸打印模型图纸,再对着图纸量取长度,确定位置。

——建筑学院大二学生 王文达



结构是否能够承受住最终的荷载,与本身结构方案和手工模型的精细程度都有关联,因此结构模型的搭建过程显得极为重要。


“我们做工字钢结构时,要求一根2mm*4mm、两根3mm*5mm的木条都精确等长涂胶水要均匀一致,先点胶水,再用针调匀,木头断面也必须打磨光滑。” 本次特等奖获奖小组组长王文达这样说。


特等奖获奖小组合影


在结构方案设计上,这一小组也有着自己的独门秘籍——“我们使用Rhino+ Grasshopper和SAP2000等软件,对结构受力情况做了一些分析,比如渐进结构优化法(ESO)和双向渐进结构优化法(BESO)。同时,由于不同桐木条的物理性质差异非常大,我们在软件分析的基础上,对柱子的结构,节点的连接方式,胶水的涂抹方式等细节都做了很多对比实验,采用实物试验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实体模型。”


应对赛题要求,他们在建筑设计的结构基础上,将算法与实践结合,对原先结构进行优化,最终将结构重量减轻到了116g,模型总重量减轻到263g,实现了承载超过自身重量114倍载荷的目标。在决赛现场,他们的模型顺利通过了所有加载项目测试,独特的十字框架结构设计也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。 


<<< 左右滑动 查看王文达组设计方案 >>>



屡败屡战,曾经“三过决赛而不入”



算下来本科四年,结赛是年年都有份。今年终于闯进了决赛。

——土木系大四学生 冯捷讯



在建筑系大二同学罗书宇看来,结赛的经历对他的建筑学习有很深的启发——“一方面,主导建筑设计的两位学姐在设计上的思考让我收获很多;另一方面,冯工对结构的严谨设计让我对建筑的结构体系有了更多认识。”


“冯工”是他们对队长冯捷讯的亲切称呼,曾经“三过决赛而不入”的冯工,在大四又组织了一支新队伍卷土重来今年,他们闯入了决赛,并最终获得了三等奖。


冯捷讯组在一起讨论结构设计


“大一时因为模型太沉被淘汰;大二做了个好看的曲线拱,但初赛因为螺丝拧不进木板,模型直接塌了;大三从建筑图纸到加载一切顺利——结果初赛时模型超出了加载台面积,扣了很多分,又没进决赛。”谈起之前三年参赛中的“失败”经历,冯捷讯带着些调侃与感叹。


四年结赛之旅,让冯捷讯在结构设计上拥有了独特的认知。在今年的方案中,他坚持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进行结构设计,用抗震缝对双塔结构做出了明确的应对,这也成为了他们组的重要亮点之一——“我始终觉得建筑应当和结构相匹配,结构师应当发挥才华保证建筑方案的原汁原味,在本次设计中我们也努力做到了这一点。”


冯捷讯组在决赛现场搭建的结构


在结赛中,能收获奖项的同学总是少数。但正是每一个怀抱着建造梦想的参赛者,筑就了每一届结赛的不同精彩。


“希望大家不要怕失败,勇敢去想,勇敢去试,在结构的设计上,能够展现出一些创新。同时希望大家在比赛过程中,能好好地总结和观察,每一次结构的破坏都会留下一些印象深刻的东西。”土木系教授陆新征老师说。



和好朋友们一起努力完成一件事


“其实前两年我都有参加的意向,只不过时间上总有冲突。”土木系大三学生何浩贤谈起结赛时说。今年与三个相识很久的朋友第一次组队参加了结赛,“一方面是弥补前两年的遗憾,另一方面也是想和好朋友们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,营造一些特别的共同记忆。”


规划系大三学生郭明怡的小组由来自规划、机械、建环等多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,学科之间的碰撞给他们组带来了特别的活力。郭明怡很享受组里工作的氛围。“玩的时候轻松愉悦,真正干起活来几个队友都特别靠谱。”


郭明怡形容自己组内的搭建过程既有“暴力施工”,又刚柔并济。为了防止节点在加载时崩裂,他们会对着接缝处“疯狂浇灌”502胶水——“常常因此粘住手指”;但他们对细节的考虑也非常全面,“为了在加载时不让砝码‘飞出’,我们专门设计了砝码的摆放位置,并用小木块进行固定。”


初赛加载现场郭明怡组结构模型


“参加结赛最重要的是一种竞赛经验。我们参与课程设计更多的是学习,是一种输入,而竞赛正是输出。虽然都是做设计,但是过程完全不同。”建筑学院学生科协主席曾昊说。在他看来,结赛中体现了“两个平衡”,一是课程与竞赛的平衡,二是对设计的出彩性以及结构的合理性的平衡。 



从桥到楼,从纸到木


1994年,由学生设计的清华近春园“莲桥”引发了结构设计大赛的创意。最初时,结赛是一个偏专业性的比赛,前十届的大赛命题都与“桥”有关。从第13届开始,结赛赛题开始创新并复杂化,与此同时,结赛也逐步成长为一个面向全校的比赛。


清华近春园荷塘上的莲桥


2013年起,结赛在专业组之外专门设立外系组与新生组,鼓励非相关专业的同学参与比赛,这让结赛评比更为合理公平,也让全校同学都能在此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


至今,结赛已成功举办26届。从最初办赛时的“以纸筑桥”,到后来引进桐木条作为主要材料,涉猎剧场、文化中心等单体公建设计,再到今年的“平地起高楼”,结赛的赛题在不断创新与发展,同学们对结赛的热情始终如一。


<<< 左右滑动 查看往年优秀方案 >>>


今年结赛还有一个创新——首次在清华大学校级平台上直播,为此主办同学也投入了不少精力。“原本也可以外包给一些技术团队,但我们希望这是一场完全由同学们主办的活动。大家借设备,现学直播拉流技术,模拟直播流程,制订直播预案……亲自参与到活动的方方面面,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和锻炼。”大赛主办者之一,土木系、建管系时任科协主席陈旺同学说。


清华大学微博对第26届结赛进行现场直播


第26届结赛赛后合影


“我很受感动,也很感谢大家。”结赛的指导老师、土木系副教授邢沁妍老师说,“结赛一直是学建筑和学结构的同学们心中的情结所系,感谢大家将它传承了这么多年。不管参赛选手最终成绩如何,但在比赛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,势必会成为生命中的珍贵记忆。”


历经26届的传承,结赛已成长为清华校内最高级别的竞赛活动之一,也获得了土木系、建管系包括师资在内的全力支持。一些当年的参赛者,如今已经成为结赛的评委老师、指导老师,以崭新的身份继续支持着结赛的发展。


相信在未来,结赛会不断以新的命题引领新的思考,吸引更多对建造有兴趣的同学进行探索。


关于天际线的畅想永不会停止,结赛的故事也将一直继续……


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 

 

往年结赛回顾


扫码观看第26届结赛决赛现场直播回放


你也想加入我们的“搭积木”活动吗?

对于建筑、结构你有什么想法?

欢迎在评论区留言

截至2021年1月30日12:00

评论点赞前三名可获得

「结赛同款材料包+决赛作品图集」一份




往期报道

三周造台计算机!不难?!

燃!《追光少年》“续集”来了

点击查看👆


策划|苑洁 郭斯文 凌感 陈旺

采写 | 郭斯文 凌感

视频 | 郭斯文 谢瑾凌

图片 | 受访者提供

排版 | 郭斯文

编辑 |苑洁

部分图片与视频素材来自土木系、建管系科协

发现“在看”“赞”了吗,戳我看看吧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